-
趨勢和跟蹤:介紹兩個實用的示波器診斷工具
示波器的跟蹤(track)和趨勢(trend)特性添加了兩個數學測量功能,可用于深入了解測量數據的意義。這兩個功能可以讓示波器執行如下任務:數據記錄、探測測量值之間的函數關系、識別出長數據記錄中的異常情況,甚至可以解調角度調制或脈寬調制信號。
2018-04-03
-
示波器真的是調試模擬電源最好工具?
示波器是調試模擬電源的最好工具,對于數字控制電源而言也是如此。通過代碼進行單步執行不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因為這很容易燒掉 FET。然而,數字系統的挑戰在于很多信號在芯片內部消失。敬請使用 UCD3138 PFC EVM 用戶指南,這里有幾個可演示固件控制 PFC 的方框圖實例。
2018-04-03
-
什么是信號源測量單元?
信號源測量單元 (SMU) 是一種將信號源功能和測量功能結合在同一引腳或連接器上的儀器。它可以提供電壓或電流,并同時測量電壓和/或電流。它將電源或函數發生器、數字萬用表 (DMM) 或示波器、電流源及電子負載的功能集成到單個緊密同步的儀器中。
2018-03-20
-
設計和制作用于功率測量的示波器探頭
無源探頭受到帶寬限制,它們不能用于當今的開關電源設計。高頻探頭價格昂貴,很多小公司都無法實現。之前我們介紹了50Ω、1:1無源探頭的基本結構,并討論了可能使信號失真的傳輸線影響以及如何進行補償。本文將介紹一個n:1電壓探頭和一個電流探頭的設計與結構。
2018-02-12
-
示波器的采樣率和存儲深度
帶寬、采樣率和存儲深度是數字示波器的三大關鍵指標。相對于工程師們對示波器帶寬的熟悉和重視,采樣率和存儲深度往往在示波器的選型、評估和測試中為大家所忽視。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過簡單介紹采樣率和存儲深度的相關理論結合常見的應用幫助工程師更好的理解采樣率和存儲深度這兩個指針的重要特征及對實際測試的影響,同時有助于我們掌握選擇示波器的權衡方法,樹立正確的使用示波器的觀念。
2018-02-06
-
如何自制示波器探頭
上升/下降時間為30ns至60ns的傳統平面或溝槽MOSFET開關,逐漸被超結MOSFET等開關時間小于5ns的功率開關所取代。要查看這種快速轉換,通常需要使用至少1GHz帶寬的示波器,但目前市售的示波器探頭帶寬一般小于300MHz。此外,高頻電壓和電流探頭通常價格昂貴。因此,對于中型企業的電源工程師來說,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制作示波器探頭。
2017-11-06
-
圖文并茂,一文讀懂信號源
信號源是四大通用電子測量儀器之一,其他三種是:網絡分析儀,頻譜分析儀和示波器。這篇介紹信號源所涉及的相關基礎知識。信號源的最常用的功能是用來產生一個正弦波,所以先從介紹正弦波的特征開始本篇文章。
2017-10-24
-
如何驗證電流探頭的可靠性?
電流探頭是示波器測量電流的必備配件,但不同品牌之間價格往往差別很大,到底什么樣的電探頭才是可靠的呢?這里分享了電流探頭可靠性驗證的完整過程,并呈現所有實測結果,您也可依據此法對自己使用的電流探頭進行驗證。
2017-10-20
-
實現波形的采集和重構,波形重構的方法比較
在使用電子測量儀器的時候,波形查看是最常用到的功能,那么波形的采集和重構一般是怎樣實現呢?在采集方法上比較典型的兩種儀器就是示波器和功率分析儀,今天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下瞬態、穩態測量儀器常見的波形采集方法。
2017-08-28
-
混合信號示波器多少條通道合適?
兩條模擬通道,配以8條或16條數字通道,這種混合信號示波器長期來一直被市場廣泛接受,但這是不是仍適合當今的嵌入式系統呢?本文中將為你提供問題解決方法。
2017-08-10
-
用于寬帶測量的數字化儀或示波器——關注的理由?
某些儀器廠商將示波器當作數字化儀推廣,或將數字化儀作為示波器推廣,這可能會造成困惑。本文針對數字化儀或示波器的關鍵特性進行了詳細介紹,以供你在選擇下一個寬帶測量解決方案時參考。
2017-08-02
-
示波器模板測試功能解讀
在電子產品的可靠性驗證測試中,模板測試非常實用,長時間監控波形的故障率,并根據故障波形定位原因是保證品控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將對示波器的模板測試功能做詳細的解讀。
2017-08-01
- 線繞電阻在電力電子與工業控制中的關鍵作用
- 線繞電阻在精密儀器與醫療設備中的高精度應用和技術實踐
- 工程師必看!從驅動到熱管理:MOSFET選型與應用實戰手冊
- 毫米波雷達突破醫療監測痛點:非接觸式生命體征傳感器破解臨床難題
- 貿澤電子聯合ADI與Samtec發布工業AI/ML電子書:探索工業自動化未來
- 碳膜電位器技術解析:從原理到選型與頭部廠商對比
- 厚膜電阻在通信基礎設施中的關鍵應用與技術突破
- 中微公司在TechInsights 2025半導體供應商獎項調查中榮獲兩項第一
- 線繞電阻與碳膜電阻技術對比及選型指南
- 破局PMIC定制困境:無代碼方案加速產品落地
- 線繞電位器技術解析:原理、應用與選型策略
- 低電流調光困局破解:雙向可控硅技術如何重塑LED兼容性標準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